日本三大媒体联手起诉Perplexity AI:版权争议引发全球关注
2025年8月26日,日本三大新闻巨头——《读卖新闻》、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——对美国人工智能搜索公司Perplexity AI发起了一系列高调的版权诉讼。这一法律行动标志着日本媒体首次大规模联合对抗AI企业,凸显了传统媒体与快速发展的生成式AI技术之间的紧张关系

背景:日本媒体对AI企业的法律挑战
2025年8月26日,日本三大新闻巨头——《读卖新闻》、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——对美国人工智能搜索公司Perplexity AI发起了一系列高调的版权诉讼。这一法律行动标志着日本媒体首次大规模联合对抗AI企业,凸显了传统媒体与快速发展的生成式AI技术之间的紧张关系。据报道,Perplexity AI被指控未经授权使用这些媒体的新闻内容,绕过技术保护措施,并生成不准确的摘要,损害了媒体的声誉和商业利益。这些诉讼不仅在日本引发广泛讨论,也为全球范围内新闻出版业与AI企业的版权争议提供了重要案例。
《读卖新闻》于8月7日在东京地方法院率先提起诉讼,随后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于8月26日联合提交了类似的诉讼请求。两家媒体在联合声明中指责Perplexity AI进行“大规模、持续的免费搭车行为”,利用记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创作的文章内容,却未支付任何报酬。他们要求法院颁布禁制令,禁止Perplexity继续使用其内容,并删除所有未经授权的摘要,同时寻求总计44亿日元(约3000万美元)的赔偿。这一金额包括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各22亿日元的索赔,以及《读卖新闻》此前诉讼中提出的21亿日元赔偿。
诉讼的核心指控
版权侵权与技术规避
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的诉讼聚焦于Perplexity AI未经许可复制和存储其新闻内容的行为。根据两家媒体的指控,Perplexity AI通过绕过网站设置的防爬取技术措施,非法访问了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的服务器,提取了大量文章内容。这些行为被认为违反了日本《著作权法》中关于“复制权”和“向公众传播权”的规定,后者明确禁止未经授权复制和分发版权作品。
具体而言,Perplexity AI被指控从2024年6月起开始大规模抓取两家媒体的在线内容,用于生成AI驱动的搜索结果。这些结果以摘要形式呈现给用户,取代了直接访问原始新闻网站的需要,导致所谓的“零点击搜索”。《朝日新闻》在其声明中指出,这种行为不仅剥夺了媒体的流量和广告收入,还威胁到新闻行业的可持续性,因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依赖于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不准确摘要与声誉损害
除了版权问题,两家媒体还强调Perplexity AI生成的摘要存在事实错误,未能忠实反映原始文章内容。这些不准确的摘要被归因于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,从而损害了两家媒体的公信力和品牌声誉。例如,摘要可能遗漏关键细节、歪曲事实或错误引用来源,导致读者对新闻内容的误解。这种情况被认为违反了日本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,该法律禁止通过不公平手段损害其他企业的商业利益。
《日经新闻》在声明中表示:“Perplexity的做法是对我们记者辛勤工作的公然掠夺。如果这种行为不加制止,将动摇新闻行业致力于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,进而威胁民主的根基。”《朝日新闻》进一步指出,AI生成的不准确内容可能误导公众,削弱新闻媒体作为可信信息来源的核心作用。
赔偿与禁制令要求
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在诉讼中提出了明确的诉求:一是要求东京地方法院颁布禁制令,禁止Perplexity AI继续使用其版权内容并删除所有非法存储的摘要;二是寻求每家媒体22亿日元的经济赔偿,总计44亿日元。这些赔偿金额反映了媒体因流量损失、广告收入减少以及声誉损害所遭受的经济影响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《读卖新闻》在其早先的诉讼中报告称,Perplexity AI在2025年2月至6月期间访问了其约12万篇文章,同样被指控违反版权法并导致类似的经济和声誉损失。《读卖新闻》的诉讼为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的行动铺平了道路,三家媒体的联合行动进一步放大了这一争议的影响力。
日本版权法与AI的交锋
日本版权法的独特背景
日本的版权法律框架为AI相关争议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背景。2018年,日本修订了《著作权法》,允许AI开发者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版权材料进行模型训练,以促进技术创新。这一宽松政策使日本成为AI开发的沃土,但法律同时规定,AI不得未经授权直接复制或分发版权作品,且不得“无理损害版权所有者的利益”。
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的诉讼认为,Perplexity AI的行为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。他们指出,该公司不仅抓取了受版权保护的内容,还通过生成摘要向用户分发了实质性复制的材料,违反了复制权和向公众传播权。此外,摘要的不准确性进一步加剧了对版权所有者利益的损害,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。
全球范围内的类似诉讼
日本媒体的诉讼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全球范围内新闻出版业与AI企业冲突的一部分。在美国,《纽约时报》、道琼斯和《纽约邮报》等媒体已对Perplexity AI以及其他AI公司(如OpenAI)提起类似诉讼,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新闻内容进行模型训练或生成输出。2024年10月,道琼斯和《纽约邮报》在纽约联邦法院对Perplexity提起诉讼,称其行为导致读者流量从原始网站分流,损害了媒体的商业模式。
在欧洲,BBC和《卫报》等媒体也向Perplexity AI发出停止使用内容的函件,要求其删除非法抓取的文章并提出赔偿方案。这些全球诉讼表明,新闻行业对AI公司“免费搭车”行为的忍耐已到极限,普遍要求建立许可或收入分享机制以保护版权内容。
Perplexity AI的回应与行业影响
Perplexity AI的立场
截至2025年8月26日,Perplexity AI尚未对《日经新闻》和《朝日新闻》的诉讼发表正式回应。然而,在回应《读卖新闻》的诉讼时,Perplexity表示:“我们对在日本引发的误解深感遗憾,我们正努力了解这些指控的性质。我们非常重视此事,因为Perplexity致力于确保出版商和记者从AI时代的新商业模式中受益。”该公司此前辩称,其搜索功能基于公开可用的信息,不受版权法保护,但这一论点在多起诉讼中受到挑战。
Perplexity AI还表示愿意与出版商合作,探索收入分享模式。例如,该公司已与《时代》、《财富》和《明镜周刊》等出版商达成协议,根据其内容在搜索结果中的使用情况支付费用。然而,截至目前,Perplexity尚未与日本媒体达成类似协议,这可能是诉讼升级的原因之一。
对新闻行业的潜在影响
这些诉讼可能对新闻行业产生深远影响。如果《日经新闻》、《朝日新闻》和《读卖新闻》胜诉,可能迫使AI公司在日本和其他市场重新评估其内容使用策略。法院的判决可能为生成式AI如何处理版权内容设定先例,促使行业采用许可协议或收入分享模式。这种模式已在部分地区初见成效,例如OpenAI与Axel Springer的合作,允许AI在引用出版商内容时支付费用。
然而,如果AI公司胜诉,可能削弱传统媒体对内容的控制权,导致新闻行业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受到挑战。特别是“零点击搜索”的兴起,可能导致媒体网站流量持续下降,威胁其广告收入和生存能力。《朝日新闻》在声明中警告:“如果这种行为不加控制,所有致力于准确报道事实的媒体都将受到影响,最终动摇民主的根基。”
对AI行业的启示
对于AI行业而言,这些诉讼凸显了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需要解决的法律和伦理问题。Perplexity AI作为一家估值18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,其“答案引擎”模式在全球拥有约3000万用户,尤其在美国市场表现出色。然而,持续的诉讼可能对其声誉和运营造成压力,迫使公司投资于更透明的内容获取和使用机制。
此外,日本的诉讼可能促使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加强对AI内容使用的监管。例如,印度目前正在制定专门的AI法规,而欧盟的《人工智能法案》已对数据使用提出了严格要求。这些监管动态可能推动全球AI行业向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转型。
未来展望:平衡创新与版权保护
日本诉讼的潜在结果
东京地方法院的判决可能对全球AI与媒体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。如果法院支持媒体的诉求,Perplexity AI可能需要支付巨额赔偿,并调整其技术以遵守版权法。这可能包括开发更严格的内容过滤机制,或与出版商协商许可协议。相反,如果法院认定Perplexity的行为属于日本版权法允许的范围,可能为AI公司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,但也可能引发对现行法律的重新审视。
日本版权法专家福井健策表示,这些案件是“测试案例”,将为AI训练数据的合法性设定重要标杆。他指出,尽管日本法律对AI训练较为宽松,但对未经授权的复制和分发有明确限制,这为媒体的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。
全球趋势与解决方案
全球范围内,新闻出版业和AI企业之间的冲突正在推动新的解决方案。一些AI公司已开始探索与出版商的合作,例如通过收入分享或许可协议,确保内容创作者获得公平回报。Perplexity AI的收入分享计划是一个例子,但其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仍有待观察。
同时,技术解决方案如“选择退出”机制(opt-out protocols)可能成为平衡创新与版权保护的一种方式。例如,网站可以通过特定的代码(如robots.txt)明确禁止AI抓取内容,尽管Perplexity被指控忽略了这些限制。未来,行业可能需要开发更标准化的协议,以明确AI如何合法获取和使用内容。
对民主与新闻生态的影响
《日经新闻》、《朝日新闻》和《读卖新闻》在诉讼中反复强调,AI的未经授权使用不仅威胁其商业利益,还可能对民主社会的信息生态造成深远影响。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是民主的基石,而AI生成的不准确摘要可能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,削弱公众对媒体的信任。
例如,X平台上的用户(如neil turkewitz)引用《读卖新闻》的警告,指出AI的“免费搭车”行为可能侵蚀原创新闻的激励机制,导致信息生态缺乏深度和责任感。这种担忧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共鸣,促使出版商和政策制定者寻求更严格的监管框架。
结论
《日经新闻》、《朝日新闻》和《读卖新闻》对Perplexity AI的联合诉讼标志着日本媒体对AI企业的一次重大反击。这些案件不仅关乎版权保护,还涉及新闻行业的可持续性和民主社会的信息生态。随着全球范围内类似诉讼的增加,AI公司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其内容使用策略,探索与出版商的合作模式,以实现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的平衡。
东京地方法院的判决可能为AI与媒体的关系设定重要先例,影响日本乃至全球的法律和行业实践。无论结果如何,这些诉讼都提醒我们,AI的快速发展必须伴随着对伦理和法律责任的深刻反思,以确保技术进步不以牺牲新闻行业的核心价值为代价。
参考资料:
- 《日经新闻》与《朝日新闻》联合声明,2025-08-26
- 《读卖新闻》诉讼报道,Nieman Journalism Lab,2025-08-11
- 日本《著作权法》与AI相关条款分析,2025-08-27
- 全球AI版权诉讼动态,Reuters,2025-08-26